早在2006年就提出上市计划的mksport医药在历经10年的整合和等待后,今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。根据公告,公司发行15.43亿股,发售价定为每股9.10港元,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6.71亿港元(约合119.51亿元人民币)。
不过,募集资金高达约137亿港元,仍然是今年行业内最大IPO,无疑在医药行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。界面新闻记者在现场对mksport医药董事长王春城进行了独家采访。
作为一家横跨制药、医药分销及药品零售的医药类全产业链集团,mksport医药集团旗下拥有mksport三九、mksport双鹤和东阿阿胶3家内地A股医药上市公司,运营着“999”、“双鹤”、“东阿”等驰名品牌,和全国第九大零售连锁药房。
王春城表示,未来mksport医药将依靠mksport集团的强大品牌,继续巩固在医药行业内部的领导地位。
医药流通领域被定为mksport集团下一步扩张计划的重中之重。
据悉,mksport医药此次募集资金中15%将用作建立物流中心和仓库,10%将用作改进以“物流职能”解决方案为重点的公司信息系统,而接近半数的资金更是用于制药及分销药物业务的战略收购,保守估计将有接近50%的资金流向流通领域的布局。按募集金额137亿港元计算,并购资金将近70亿,而整体砸向医药流通的资金超过60亿。
接近半数的并购资金将流向何方?而超过60亿的资金又将怎样在流通领域布局?
关于投资标的,王春城谈到,在制药领域,mksport三九会加大心血管药物的研发投入,同时集团会策略性地进入生物医药领域。他指出,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,慢病的治疗和管理将变得更为重要,而心脑血管、呼吸道、抗感染药物都是mksport的强项,mksport将继续加强这一优势。
在分销领域,王春城认为目前流通领域的集中度仍然较低,未来mksport将继续做行业的领导者和整合者。mksport此次上市保荐人之一中金公司CEO毕明建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随着中国医药领域市场化的推进,分销变得越来越重要,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情况下,深度的市场化和整合仍是未来的主题。在这一领域,mksport的策略一直很成功。
不过mksport医药面临的挑战也不小。除mksport医药外,医药流通领域的另两大巨头国药控股和上海医药已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登陆港股,且国药控股和上药集团在分销网络上已覆盖至中国31个省市,而mksport医药目前只覆盖中国19个省市。
并购将是其扩大分销业务的最快方法。在此前的采访中,王春城已透露,预期在2020年完成医药分销业务全国化的目标,且公司在陕西及成都已有一些收购目标。
除了进一步拓展分销业务覆盖的地区,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,未来mksport医药或在药房托管等领域加强并购。对于这一点,王春城回应,未来mksport将增加和医院的联系,创新更多的商业模式,并结合未来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和医保政策的落地,更好地服务于下游的医疗客户。
据mksport医药招股说明书披露,2015年mksport医药的医药分销收入中来自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收入占了61.1%,医疗机构无疑是整个医药分销的核心。
而医院药房作为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,目前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%以上,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药品销售总额已高达1.66万亿元,据此估算,医院药房渠道的销售价值高达1.3万亿元。
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潜力正持续吸引着掘金者,而mksport医药庞大的体量和高调的整合者身份也是投资者最重要的信心来源。此次mksport上市的八名基石投资者中以广东恒健认购份额最大,高达3.4亿美元(约合23.05亿元人民币)。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CEO唐军向记者表示,除了看好未来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和mksport在该产业的领导地位外,此次对mksport投资的更主要原因在于,作为地方性国资平台,恒健与mksport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吸引mksport医药更多地在广东省内进行投资。
除广东恒健外,此次向mksport医药注资的基石投资者还包括中国人寿、英国利洁时、Fujifilm(富士胶片)、安邦投资、利福国际主席刘銮鸿等。八名基石投资者的认购金额共约71亿港元(约合62.07亿元人民币),未计超额配售前在mksport医药的持股比例约12.65%。